【保利WeDo艺术教育机构(达美分校)】
这是建筑营为保利WeDo艺术教育机构设计的第二家儿童教学空间,地点在北京达美中心商场的二层。该机构主要教授孩子音乐、舞蹈以及茶艺、厨艺、手工等课程,空间设计需要为上述需求提够恰当的教学场地。设计受到传统园林之中叠石假山的启发,制造一组层叠错落的“假山”,让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的游玩嬉戏。
音乐教室由弧形玻璃密闭,保证隔音的需求又可实现开放的教学环境。茶艺区与厨艺区由反拱形的墙面分隔,墙面就是让孩子跨越、休憩、玩耍的道具。手工区处在走廊空间的转角处,孩子们可以围坐在一棵树下做手工。九个钢琴私教教室排布在走廊两侧, 每个教室被设计为一个山洞,拱形墙面有利于混音,保证教室的声学品质。走廊基本由木色包裹,部分墙面为镜面不锈钢,材料的反射可以增加空间的进深感和眩晕感,以提升材料体验的趣味性。
走廊的尽端为舞蹈教室,设计将其定位为一个与木色空间形成对比的 “室外空间”。建筑原本的结构管线全部裸露,地面铺设的灰色地胶在临窗的地方蜷曲成为座椅。通透的落地玻璃、落地舞蹈镜与室外街边的树木掩映成趣,室内外场景自然连接。
【Lilynails美甲美睫五道口店】
设计以树林为意向,将其转化为连续的拱形几何结构。平面呈三角形的连续拱还带有一些微曲,在保持这个小空间开放性的同时,产生有趣的视觉层次变化。所有的拱均由6毫米穿孔钢板制作而成。钢板在店外专业厂家预制加工,再运至现场组装,快速施工并节约成本。拱形结构营造出层叠通透的空间效果,顾客安坐其中,好像置身于白色的树林。
【花纹空间 Lily Nails 美甲店】
这个案例尝试将二维的花纹图案延伸至三维空间之中,产生具有女性气质的柔性环境,提升美甲店的识别性和舒适性。店铺位址在蓝色港湾地下广场边上,是一个不规则的狭长形状。因此设计采用了直线与弧线交错的墙面重新整合了室内界面。弧形墙面划分出美甲、美容、接待、库房等不同的功能区域,满足空间从开放到私密的不同需求,多样的尺度和形状也丰富顾客们的环境感受。
墙面图案选择了蕾丝花纹这一极具女性特色的服饰花纹进行抽象变形,最终由6毫米的钢板激光切割来实现。花纹的位置和尺度都参考了内部空间之中人的视线关系。花纹将所有的墙面转变成半透明,跟随人的行走,不同的花纹相互叠加,产生层次性感受。店面由黑褐色的热轧钢板封闭起来,仅留下一个透明的入口。当顾客从喧闹的商场走进店内,纯静、抽象的花纹空间能让人逐渐平静下来,享受属于自己的美丽时光。
【微山丘 Lily Nails 美甲店】
这家美甲店设计希望实现一种人工的自然感,制造类似山丘般的趣味体验来吸引顾客。在大致60平方米的长方形空间之内,嵌入了一座由外向内逐渐升高的“山丘”。山丘之中划分出七个大小不一的“山洞”。山洞们根据人的行为与视线关系,或显或藏,相互分隔又相互连通,构成不同尺度的美甲、美容区域。美甲区以两个或三个座位为一组,美容间则可相对封闭以保证隐私。山洞之间的部分用作库房、服务间、展架等。
整个山丘使用1.5mm厚拉丝不锈钢板焊接而成,拉丝不锈钢板与灰色地毯地面软硬结合,强化灰色调的山洞空间。而山丘顶部喷成白色与周边墙面和光亮的屋顶连成一体。屋顶采用软膜天花,软膜表面印刷有不同密度的花朵图案,使室内光均匀而富于变化。站在商场里,你可以由通透的玻璃墙直观感受到美甲店鲜明的视觉形象。当你走入其间,这座抽象的“山丘”就成为演绎自然之美的舞台。
【扭院儿 北京四合院改造】
项目位于北京大栅栏地区的排子胡同,原本是一座单进四合院。改造的目的是升级现代生活所需的必要基础设施,将这处曾经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传统小院儿转变为北京内城一处有吸引力的公共活动场所。
1、规整格局之下的扭动
改变原本四合院的庄重、刻板的印象,营造开放、活跃的院落生活氛围。基于已有院落格局,利用起伏的地面连接室内外高差并延伸至房屋内部扭曲成为墙和顶,让内外空间产生新的动态关联。隐于曲墙之内的是厨房、卫生间、库房等必要的服务性空间;显于曲墙之外的会客、餐饮空间与庭院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室内外地面均采用灰砖铺就,院中原有的一颗山楂树也被保留在扭动的景观之中。
2、使用模式之间的扭转
小院儿的使用主要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同时也保留了居住的可能性。四间房屋可被随时租用来进行休闲、会谈、聚会等公共活动;同时也可以做为带有三间卧室的家庭旅舍。整合式家具用来满足空间场景的这种弹性切换。东西厢房在原有木框架下嵌入了家具盒子。木质地台暗藏升降桌面,既可作为茶室空间,也可以作为卧室来使用。北侧正房也设有翻床家具墙体和分隔软帘,同样可以满足这种多用需求。
院子是“四合院”这种建筑类型生活乐趣的核心所在。而“扭院儿”就是在维持已有房屋结构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局部关系的微调改变院落空间的气质并满足多样的使用,让传统小院儿能够与时俱进的融入到当代城市生活之中。
【水岸佛堂 河北唐山】
这是一个供人参佛、静思、冥想的场所,同时也可以满足个人的生活起居。建筑的选址在一条河畔的树林下。这里沿着河面有一块土丘,背后是广阔的田野和零星的蔬菜大棚。设计从建筑与自然的关联入手,利用覆土的方式让建筑隐于土丘之下并以流动的内部空间彰显出自然的神性气质,塑造树、水、佛、人共存的具有感受力的场所。
为了将河畔树木完好的保留下来,建筑平面小心翼翼的避开所有的树干位置,它的形状也像分叉的树枝一样伸展在原有树林之下。依靠南北与沿河面的两条轴线,建筑内部产生出五个分隔而又连续一体的空间。五个“分叉”代表了出入、参佛、饮茶、起居、卫浴五种不同的空间,共同构成漫步式的行为体验。建筑始终与树和自然景观保持着亲密关系。出入口正对着两棵树,人从树下经由一条狭窄的通道缓缓的走入建筑之内。
佛龛背墙面水,天光与树影通过佛龛顶部的天窗沿着弧形墙面柔和的洒入室内,渲染佛祖的光辉;茶室向遍植荷花的水面完全开敞,几棵树分居左右成为庭院的一部分,创造品茶与观景的乐趣;休息室与建筑其他部分由一个竹庭院分隔,让起居活动伴随着一天时光的变化。建筑物整体覆土成为土地的延伸,成为树荫之下一座可以被使用的“山丘”。
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延伸至材料层面。建筑墙面与屋顶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一次成型。混凝土模板由3公分宽的松木条拼合而成,自然的木纹与竖向的线性肌理被刻印在室内界面,让冰冷的混凝土材料产生柔和、温暖的感受。固定家具也是由木条板定制的,灰色的木质纹理与混凝土墙产生一些微差。
室内地面采用光滑的水磨石材,表面有细细的石子纹路,将外界的自然景色映射进室内。室外地面则由白色鹅卵石浆砌而成,内与外产生触感的变化。所有门窗均为实木门窗,以体现自然的材料质感。禅宗讲究顺应自然,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这同样也是这个空间设计的追求——利用空间、结构、材料激发身体的感知,人与建筑都能在一个平常的乡村风景之中重新发现自然的魅力,与自然共生。
【唐山有机农场】
有机农场项目位于唐山古冶城区边缘的一片农田之中,周边零散分布着村落和房屋。用地是一块长方形平地,占地面积约6000平米。建筑的基本功能是有机粮食加工作坊——原料来自于分散全国各地的有机粮食原产区,在这里完成粮食的收集、加工、包装流程,再将成品运送至外地。设计受到了传统合院建筑的启发,最初的想法就是创造一个放大的四合院,营造一个充满自然氛围和灵活性的工作场所,并自成一体的与周围广阔平坦的田野产生对应性关系。
整体建筑由四个相对独立的房屋围合而成,分别是原料库、磨坊、榨油坊、包装区。内庭院作为粮食的晒场,围绕内庭院形成便捷的工作循环流线。建筑的边界是联通四个分区的外部游廊,这是参观粮食作坊的流线。中心庭院向建筑四周错落延伸,拓扑组合成为多层次的庭院空间,满足厂房的自然通风、采光及景观需求,保持良好的室内外空间品质。院与房的有机联系使得建筑在一个完整的大屋顶下产生多种跨度的使用空间:小尺度的游廊、中等尺度的房间、大尺度的厂房,可以弹性的适应加工作坊的复合使用要求。
由于木材的轻质,快速加工安装的特点以及自然的材料属性,设计选择了胶合木作为主体结构。建筑仿佛“漂浮”于地面之上,坐落在60公分高的水泥台基上,以使得木结构与室内地面产生更好的防潮性能,同时可以隐藏一些固定设备管线。为了合理的控制造价,建筑采用轻木结构——跨度为2.1米的木框架墙体,上部为胶合木桁架梁,顶部铺设木板屋顶和油毡瓦。立面由半透明pc板外墙覆盖,同样具有轻质和快速安装的特点。空间、结构、材料以及层次性的室外庭院共同塑造出这个农场温暖、自然、内外连续的工作场景。
【Helix Garden】
Lily Nails是一家在北京、上海等地拥有多处直营连锁店的美甲美睫会所。为了满足该品牌环境升级的需求,建筑营设计了其位于北京悠唐购物中心内的新空间。店铺是一个长方形空间,面积约60余平米。
设计摒弃了以往该类型店铺所采用的过度装饰的符号化做法,以营造轻松、舒适、自然的环境体验作为出发点,让顾客们在这里可以放松身心,仿佛置身于一座花园。一圈儿8毫米厚的白色穿孔钢板从商场走廊逐渐延伸至店铺内部, 创造出一个柔软、纯净的弧型空间。不同于以往美甲店排座的方式,这里的六个座位是向心排布的,顾客在美甲的同时也可以愉快的交流。LED发光灯膜结合螺旋钢板,营造出柔和均匀的室内光环境。植物墙作为整个空间的绿色背景,使新空间富于生机。螺旋曲线与原有方形店铺的空隙自然形成了前台展示、植物景观和员工服务等辅助空间。
【保利WeDo教育机构 北京】
保利WeDo是保利文化集团旗下的新型儿童教育品牌,旨在挖掘和培养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和潜能,提高综合艺术修养。建筑营应邀设计其位于北京工体北路永利国际商场内的教学空间。如何通过空间设计突破固化的结构限制,实现开放、自由、灵活的现代教学环境,并让孩子与空间产生亲密感,是设计所思考的首要问题。
项目分布于商场一层七个柱跨之间,空间基本结构是框架+剪力墙,总面积约1000平米,并附带约300平米的地下室。建筑营尽量拆除了所有砌块墙体,打通原本封闭的房间,用一条走廊将教室及公共空间进行连接,所有教学空间向商场中庭水平展开,包括音乐教室、私教室、接待厅、剧场和排练厅等。坡折的屋顶延伸至墙面和地面,构成了连续延伸的教室和公共区域。整个教学空间好似一座半透明的“室内村落”,根据使用需求呈现出多样的尺度与质感空间,让孩子在亲切、自然、舒适的环境中演奏和学习。
建筑营引入绿色景观来柔化结构墙体的限制,让教学与自然时刻保持接触。中庭局部拆除了楼板,竹庭院延伸至地下的舞蹈教室、瑜伽教室和办公空间。竹庭院构成入口大厅的景观焦点,同时是上下层交通转换的节点。在教室之间利用墙体的空隙产生景观区,形成室内的“室外”空间。而植物与书架的结合让孩子的阅读与休息轻松、自然的发生。
音乐教室要同时满足隔音和吸音的声学要求。音乐教室墙面均采用了三层中空玻璃进行隔音,吊顶采用木纹转印铝制格栅和铝板,除了隔音处理之外,坡屋顶的形态和格栅的起伏表面也起到混音作用。小剧场由于空间高度有限,因此不设吊顶,仅在人的尺度范围内采用了木质吸音板,在视觉上让空间变高,同时取得良好的声学效果。
【北京海棠公社住宅】
【荣宝斋咖啡书屋】
项目位于京城知名的琉璃厂古文化街街口,原本是一家经营中国书画出版物与古籍图书的书店。店面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政府统一兴建的钢混仿古建筑,总面积约300平米,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以往书店的单一模式已经无法吸引读者,如何对传统书店进行升级,是每一个书店经营者考虑的难题。
荣宝斋咖啡书屋就是尝试将书屋与咖啡厅进行业态混合,以复合的经营模式和多样的体验来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伴随着一杯浓香的咖啡,让人与人、人与书、人与自然交流对话,营造慢节奏的轻松、舒适的阅读环境。
【胡同茶舍——曲廊院】
项目位于北京旧城胡同街区内,用地是一个占地面积约450平米的“L”型小院。院内包含5座旧房子和几处彩钢板的临建。院子原本是某企业会所,后因经营不善而荒废。在搁置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小院现在即将被改造为茶舍,以供人饮茶阅读为主,也可以接待部分散客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