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访谈摘录】
问:在德国奥迪工作有没有什么经历给您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答:印象最深的是我作为实习生,来到奥迪的第一天,坐在刚刚安排好的位置上,绘图工具和电脑都还没有领到,但不能闲着,于是先用铅笔画了第一张草图。周围都是大咖,所以作为实**生,基本没人关注。 这时一位衣着非常得体的先生走过,余光瞟了一眼我的桌子,忽然停下来指着我的草图说:“这个图画的好!” ,然后便走开了。我问旁边人,这是谁, “他是Gary,是设计部门的Chief!” ......后来我被他直接调了过去,半年后给了我全额毕设赞助,一年半后他给了我一份奥迪的永久工作合同。
问:您感觉德国的设计氛围与德国人的设计理念与国内相比有哪些不同,有什么好的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答:因为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设计理念在每个国家都不同,这也是品牌之间不同风格的重要因素。 德国的设计理念更加理性,非常讲究平衡的美。但最重要的不同是设计环境, 德国对于设计师非常尊重,给予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所以在这里做设计师很舒服。 领导会有自己的意见,但只会建议。这一点其实很聪明, 说的通俗些,你高薪聘请了设计师,花钱买的就是他脑袋里的创意,你尽可能把他伺候舒服了,让他的产量高质化,最大化,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问:聊一个和中国设计相关的话题,我们看到您在PF做的那辆毕设概念车汲取了很多中国文化,比如天圆地方的中国哲学、中国古老的建筑特色和中国红等元素,其实很多中国品牌也在不断寻求中国文化与汽车设计的恰当结合,您对当下中国品牌的设计有些什么想法或建议?
答:前几天乐视新车发布,同事们都非常关注,评价也很不错。我听到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中国人终于停止抄袭了!” 要知道前几年,国内很多车型发布后,同事们纷纷议论,“哈哈,瞧瞧中国人,只会抄袭!”例会上还会专门做个PPT列举, 我每次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中国文化,中国设计,不光是中国人的一个大课题,也是世界设计圈的一大课题。国外设计师纷纷在揣摩中国人的心里,试图霸占中国市场,我们自己坐拥那么大的一座宝藏,一定要抛开抄袭的坏习惯,相信自己,敢于创新。
问:您是如何看待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设计师,感性与思考必然是不可缺少的成份和能力。但面对高强度的工作量和无法避免的加班熬夜,总会有疲乏期和面对作品的一个麻木状态。您在这方面会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保持热情同时爱惜自己的身体?
答:不会生活就不会工作,一定要健康生活,幸福的家庭生活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即使是我们设计中心的高层,周末时间都在陪他的家人,每年都会休假2到3次陪家人去旅游,他们给我们小设计师做了非常好的榜样。
问:我们知道思鸣最早是一名手机设计师,其实很多朋友也像您当时一样,对汽车设计十
分热爱但之前所学的专业或从事的工作却并不对口,您对外行人转到汽车设计职位有什么好的建议,这类朋友的个人发展应该如何规划?
答:不管是什么专业的朋友,想做汽车设计,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梦想成真的。 我讲个身边的例子。 奥迪有个设计师叫Matt(简称)Pforzheim毕业,很多年了默默无闻,没人注意到他,没事只能设计设计汽车进气栅栏之类。 但他不介意,多年如一日的坚持画汽车,参加方案评选。 直到有一天,他的模型被董事会会长选中,然后被做成了上市车,前不久还参加了新闻发布会。随后又中选一款奥迪主打车型,现在炙手可热。 所以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少抱怨,多看,多学,提升自身水平,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这是他初期对于奥迪 Audi E-Tron quattro Concept 的铅笔草图,设计草图发布在Netcarshow,并刊登在知名汽车杂志《Auto&Design》上。
刊登在2016年2月《Auto&Design》的奥迪概念车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