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 JIA

贺嘉

小米无人机(飞米)设计联合创始人

北京

擅长领域

智能硬件产品规划&工业设计,创新型硬件工业设计

服务领域

创新型硬件产品、3C电子产品、趣味性产品、文化衍生品

服务客户

小米、三星、联想、乐高、海尔、苏泊尔等

从业年限


意愿:

 

荣誉

G-mark Award
DFA Award
红星奖

理念

 3

 

大家好,我是小米无人机(飞米)的设计联合创始人贺嘉,同时也是无人机遥控器和3轴自增稳云台的设计师(小米无人机主体为小米设计师张磊设计)。小米无人机设计研发历时近2年,中间毙过无数设计方案,最终权衡设计新颖性、量产性与成本,才有了目前呈现在大家面前这套产品。与同类竞品相比,小米无人机设计具备2大特点:


① 产品系列化风格统一。作为飞行器类单品,小米无人机延续了小米产品的一贯风格,与小米系列产品放在一起也毫无违和感; 同时和谐的家族式设计,与周边配件的设计也高度融合统一。(充电适配器,甚至小到一根数据线,也全部秉承小米系的设计理念)

 

4

5

 

② 售价良心的模块化设计。举例来说,可拆卸的减震架与3轴自增稳摄像头(如图所示),使得加入其它配件,单独使用该模块成为可能。而市场上可加附件,单独使用的3轴摄像头的售价,则要远远高于本产品。

 

6

 

一体化设计的遥控器,将图传中继器与手机支架均收纳于本体内,同时内部结构极其紧凑,杜绝多余的空间浪费,是同等级无人机遥控器中体积最为小巧的,为手持操作提供了更为良好的手感。(同级别无人机遥控器的中继器大多置于本体之外)

 

7

8

 

除了上面提到的可拆卸减震架与摄像头以外,用户可以感知到3轴自增稳摄像头采用了对称设计,有别于市面上的大多数无人机偏轴云台相机设计。双臂抱球的对称设计可以在无人机飞行中,有效减缓风阻对摄像头的偏轴影响;同时用金属色标亮的3轴转动部分,不仅使用户一目了然明确其功能所在,同时也使得产品更加美观。

 

9

10

 

 

设计历程

 

我是1980年出生在北京,算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1998年报考湖南大学的工业设计系时,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工业设计,只知道跟绘画有关系,因为小时候很喜欢自己涂涂画画,于是就稀里糊涂报了设计专业。在大学4年里通过专业的练习与熏陶,也得知现代工业设计的起源在德国,便萌生了要去德国留学,看看世界一流的工业设计是怎样的想法,就这样,2002年本科一毕业我就去了德国,通过在德国一年的德语学习和作品集准备,于2003年顺利考入了柏林艺术与设计学院(Kunsthochschule Berlin-Weißensee),免去基础课程,从主力学期读起。


不得不说,在2000年左右中国与德国在设计教育和动手能力培养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刚进入设计专业学期我就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设计思考的方法,解决方案的研究,甚至于草图绘制,产品模型制作,设计推介提案,我几乎都一无所知,每一天都拼了命的在学习,在模型房度过无数个日日夜夜,可差距怎么可能在一朝一夕就能弥补上,在巨大的心理落差下,甚至对自我能力以及前途都产生了怀疑,那段时间至今回忆起来都觉得非常痛苦,我必须说,如果不是因为热爱,我想我很难挺过那段自信心几近崩溃的岁月。通过将近2年的恶补与训练,总算在毕业设计前1年,追平了其他同学的水准,设计手绘图不会再不好意思贴到墙上,也不会不敢与同学们进行设计见解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了。

 

 

11

12

13

14

15

 

 

德国硕士毕业设计

——短途雪地救援交通工具设计(2006)

相信每个男性设计从业者,都会对交通工具有特别的偏好,而我当时的导师擅长的方向又是交通工具方面的,于是我选择做一款“短途雪地救援交通工具”作为我硕士毕业设计的实操课题。

在项目一开始,我便陷入了追求形式美观的泥沼中,每天就是竭尽所能的寻找和设计外型,在画了大量造型草图和导师讨论之后,他指出我考虑设计的出发点有问题:任何产品,都应该是以“人”为核心,“操作使用”为思考的原点,在思考的前期要去除一切花俏的表徵,直指问题的核心所在,围绕“解决问题”的原点进行思考和设计。

经过导师点拨,我从思考的误区中跳出来,尽自己所能的查阅了一些资料,对雪地救援交通工具的种类进行了梳理,对不同类型的雪地交通工具以及配套的施救方式优缺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确了需遵循的设计前提:

1.内部空间要合理,考虑交通工具的运行方向与被救人的放置方向,以及运输途中对其心理的影响

2.尽可能缩小产品体积,原因有二:

① 在雪地救援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树林穿梭问题,如果体积过大或者形态过长,转弯与迂回都会带来很大麻烦

② 体积直接关系到产品用料造价成本

在这个设计前提之下,经过对现有产品的比对和分析,围绕着“被救人”进行思考,得出了较为合理的内部空间布局以及担架轨道运行方式(如下图),使得流程更具安全性,极大降低了“二次伤害”的几率。

 

16

 

通过梳理分析,设计思路就慢慢清晰起来,现在看起来,那时的设计还是非常的稚嫩,在解决问题层面,也经常会犯“解决一个问题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这样的错误,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德国的几年留学养成的良好的设计习惯,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

下图是我2006年做的毕业设计模型组装前的零件图

 

17

18

19

2007年拿到硕士学位之后,我进入了慕尼黑一家设计公司,当时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为Porsche Design,Lotus做一些生活方式类产品的设计,坚持了1年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我看到公司许多年近50的设计师们,一辈子就是设计打火机,钱夹,皮包,并不能接触到一些数码电子类产品的整案,虽然收入不错生活安逸,但对于个人能力的磨练和成长其实并没有显著的帮助。


所以在2008年我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回国,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当时我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① 进入一家500强企业按部就班的发展。最开始很可能没有机会做设计,而是从一些辅助工作开始,初期成长会很缓慢;② 进入设计公司密集地接触大量专案,拓宽视野,磨练技艺。但薪资微薄且工作强度非常大。或许我是一个认死理的金牛座,直到现在我依然认为,工业设计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只有通过大量实战,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如果一开始不能迅速夯实基础提升自己,很容易会限制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就这样,我选择进入设计公司这条路,并且在此后的5年时间里接触了各式各样的设计项目,始终对设计保有激情并乐在其中。


创维卧室电视设计(2008)

20

21

22

23

 

 

回国后我第一个印象较深的专案是给创维设计一款卧室电视,那是我真正意义上第一次为知名品牌设计电子产品。与国外做设计的思路不同,当时在国内无论是设计公司还是委托公司,更注重的是“造型”,而所谓的“设计调研”或“设计研究”,其实所具备实际意义十分有限,更多是流于形式的“走过场”。这让我十分困惑:自以为可以学以致用,可所学并不适合当时的中国土壤。怎么办?是要愤世嫉俗,埋怨环境做一个“愤青”?还是收拾心情,“委曲求全”做适合“中国国情”的“造型设计”?


那段时间的痛苦和彷徨一点不亚于初进德国大学时的感受,甚至还有绝望:自己费尽心力学来的东西,根本无用武之地。那时一个设计主管对我说的一句话,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忆犹新:空有屠龙计,可是这里并没有龙让你屠啊……

经过了魂不守舍的3个月,最终我还是丢掉了那份工作,在走出这家公司大门的时候,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你还没有到那个位置的时候,你所想所说所坚持的都是无意义的,如果你有能力坐到那个位置,证明自己,你才有资格把你认为对的东西说出来,并贯彻下去,到那时谁对谁错,自有评说。


imu虎年振动音箱(2009)

幻响神州(imu)的虎年震动音箱应该是我设计的产品被大众广泛接受的起点,创造了不错的销量成绩,该产品还在2010年正月初四作为新奇礼物被《新闻联播》报道。

 

24

25

26

这个项目之后,我曾经开玩笑的和同事们说,这个专案解释了上学时为什么我们要有《具象与抽象》这门设计课程。你看,生活就是这样的有趣,你永远不知道你在某个时段花大力气学习的某项技能,将来会以何种形式帮助到你。而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以及造物的喜悦,让每个热爱设计的从业者,得到真切的“工作乐趣”。

现在想想,这个项目的难点在于如何将“虎”的形态特点,提炼简化成具有代表性的造型,既要有可识别性,同时又要保有imu系列化产品的DNA。(如下图)

27

在草图阶段至今我都是使用最原始的笔和纸来进行灵感捕捉。设计界对手绘的看法挺两极分化,挺画派觉得手绘一定要练到如何如何,倒画派就觉得有了电脑一边画一边想方便的很,练手绘一点儿必要都没有。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是:手绘是捕捉灵感的有效方法,但绝不是炫技的工具。手绘是效率最高的设计探索步骤,在草图阶段用手绘的方式把细节想清楚了,再上机建模绝对是最为省时省力的一种做法(如果你在中国设计公司工作过,应该知道效率高意味着充足的睡眠),我也见过很多表现力强的设计师在草图阶段,画着画着就钻进去了,追求技法表现力上的酷炫,甚至于犯一些物理常识上的低级错误也不自知。借助草绘,把产品的形态,部件间的位置关系,动态机构,面与面的衔接转圜都思考清楚,对最终上机建模效果也是个预估的保障。

 

28

 

对于一些细节上的不确定与体量推敲就需要通过3D建模渲染来验证了(如下图),通过这个case,我渐渐摸到了一些造型上面的门道。

 

29

 

 

Lenovo Q180 mini PC(2010)

 

30

31

 

Lenovo Q180 mini PC是我第一次与全球化公司的设计合作,设计完毕量产后该产品首先在欧洲及美国发售,直到12年才在中国大陆发售,但是售卖情况并不理想,也是通过这个专案我才意识到,设计于一款推向市场的产品的作用实在有限,也明白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才有可能造就一款成功的产品,而非是设计师一厢情愿的以为设计于产品是“如何的化腐朽为神奇”。

在Q180的设计过程中,也是iphone 4刚刚上市不久,产品设计的风潮从之前的追求形式美感向简约以及细节回归,国内的审美已经渐渐开始与世界审美接轨。决策者们也渐渐意识到体量感与细节的把握对产品意义之所在。以此案为例,前面板分割比例的不同,就会带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官体验,而比例与细节的调整,是需要设计师用大量时间去体会和积累的(如下图)。    

 

Q180和下面这款haier7G-V的笔记本电脑开发专案,帮助我建立与规范了世界500强企业产品开发环节中工业设计这一环的研发流程,同时也为我在之后三星就任产品创新经理一职打下了基础。

 

33

34

35

36

 

 

小米插线板(2013)

小米插线板历时1年,应该算是我正式完成从一个纯粹的设计师/设计管理者向创业者的转变,这个产品在收获了广泛用户认可的同时,也成为了代表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产品。截止到目前为止,单品销量已经超过600万支,也被雷总在很多场合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具代表意义的产品反复提及,用小米某产品经理的话说:“用户用钱包为你的设计投了一票……”与此同时,友商们也用特殊的方式,投上了宝贵的一票……

 

37

38

39

40

 

关注知乎ID:贺嘉

看关于《小米推出插线板的目的是什么?》贺嘉的回答。

设计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美学的事情,背后是功能与形式,工艺与成本博弈,设计背后,往往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思考。

① 还原产品本来的面目,让产品以应有的样子呈现及服务于用户,而不是“Over Design”,一直都是我秉承及坚持的设计原则。在基础矩形的基础上,弃掉不友好的直角而用圆角,最大限度保证内部硬件排布空间,以及外观上的与人亲和,同时也降低了产品跌落(时常会发生)时,产品边角与地面撞击的冲量,从而尽可能的保存产品的完整性及美观。

 

41

 

② 表面如同水珠满溢的张力设计并非空穴来风,是为了使得产品有更加稳固的趴卧感,遵从并突出了产品“桌面放置“的属性。

 

42

 

 ③ 考虑到插线板的产品属性,即:永远工作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长时间供电且少有用户打理。 设计师用异于传统产品“中间分模”形式,采用“天包地”的结构,最大限度避免外观面合模缝隙的积灰问题。

 

43

44

 

④ 在线材与护套交接的地方如果造型尖锐,经过多次弯折后,棱角会把电线的外皮割开(相信大家都有使用某品牌不愉快的经历)。在设计小米插线板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内斜面,既保证了外观的充分简洁,又保护了线材不会受到护套锐利的直角的磨损。

 

45

 

⑤ 开关按键上隐藏式的灯光,既维持了不通电时产品干净素雅的设计理念,又避免了夜间使用产品时的“光污染”。

 

46

 

⑥ 在符合中国三相插头国标的大前提下,小米插线板的插头极致简约小巧,同时大大节约了所占空间。

 

47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本站作品著作权归会员所有

本站由紫平方提供云客服服务 | ©2006-2016 Jia86.cc 京ICP备16015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