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er100是+86设计共享平台推出的中国高端设计师推广品牌,致力于设计师推广的全球巡展、设计师大奖、视频计划、沙龙论坛的社会公益项目。
当我宣布要策划常沙娜先生的展时,“当代”那会还象征着时尚,有范!似乎,不够当代就不上档次!从当代艺术转换到千年敦煌,总会听见许多戏谑的咕哝声:你怎会想要做敦煌?说这话的人多半是从印象中的“时间”来看敦煌,而不是从“艺术”的本质问我,我也懒得说逢人就说伟大的敦煌梦,就是喜欢呗!
当代艺术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反观常先生以工艺美术挂帅,是一位设计教育家,许多不了解先生的人告诉我他不是搞纯艺术的,总以我选了下下签的表情看我,然后疑问的小鸟飞过,担忧的朋友会劝我接地气一点!总之,那段筹备时间,我成了不切实际的策展人。
当代艺术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反观常先生以工艺美术挂帅,是一位设计教育家,许多不了解先生的人告诉我他不是搞纯艺术的,总以我选了下下签的表情看我,然后疑问的小鸟飞过,担忧的朋友会劝我接地气一点!总之,那段筹备时间,我成了不切实际的策展人。
我选择敦煌、选择常先生,是因为在混乱的“当代艺术”这件事上,让我旁鹜的心想要有所依靠,敦煌千年底蕴,先生大半生的知识,都足够我依靠吧!我只是想选一个可以让我在美的事业上自己建构高楼,越看越远,越看越高,眺望远方景致,是那么的瑰丽繁华。
在多次跟先生聊天时,她对敦煌的固执感动我,我想作为一个好的展览策划人,底蕴还是有的,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策展人在面对纷繁的历史、当代文化、艺术家本身的创作分析,乃至个人考察、思考、研究种种范畴,心里会有自己最初的声音,透过不断的自我对话,会知道什么样的展览是策展人心中的理想,在内心不断发酵,最后真正落实。“花开敦煌”展览的项目,大概就是这样的思想演变出来的。
在花开敦煌展览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大多数人看到的是结果。我有幸从结果中反推更多问题的内核,发现自己不曾思考过的事情,原来有这么多的界面,透过不同界面组合成展览精彩的布局。
中国美术馆展
常书鸿一家三口的合影
法国留学时期的常书鸿意气风光,他将老师提倡的“新现实主义”运用到实际创作,1932年创作《G夫人像》获得里昂美术专科学校全校毕业作品第一名、《怀乡曲》参加里昂春季沙龙获荣誉奖,分别获1934、1935年巴黎春季沙龙和秋季沙龙等奖,作品获当时法国国家博物馆、庞毕度文化中心、国立里昂美术馆等收藏。这在当时留法艺术家中,堪称前景光明的一位模范生。但是与一本《敦煌石窟图录》在塞纳河畔的相遇,彻底改变了他与夫人陈芝秀后半生命运,改变了女儿常沙娜一生事业的抉择。
敦煌石窟修缮现场
他们快乐过、幸福过、天崩地裂锥心刺骨的生活过。但常书鸿因为对艺术的喜爱,在困难环境中仍有强烈的生活信念。敦煌对他来说,就是一座神圣的艺术殿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不以外貌来论断,而以心灵崇尚之。当他看到一天天凋零的莫高窟,恐慌这个他尚未居住的殿堂顷刻瓦解,所以他抱持着维系艺术殿堂的一切而寄身沙漠中。或许敦煌艺术就是有这种魅力,只要你真的走进来,不自觉中会产生莫名的民族情怀,会有想要再认识它多一点的执念!
敦煌莫高窟的今日,彷若一将功成万古枯!是一代代人坚守才有今天的璀璨再现!
追随父亲的——常沙娜
法国富维埃尔山顶的古罗马大剧院,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射向那片山头,叶片翠绿闪闪发光,整个天空霎时明亮了起来,让人心旷神怡。露天剧院斑驳的石柱,随着光影忽近忽远,这一抹夕阳的点墨,有种时光错落之感,阳光洒落在老人脸上,顷刻间吸了一口气,她笑说:没想到再回来,头发都白了!我从小跟随父母回国,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听不懂,如果不是我父亲坚持要到敦煌,我或许不会离开这里…….越是老来,越觉我父亲工作、生活的不容易!母亲走后,我们相依为命,我对父亲的话,唯命是从。我受父亲影响,敦煌的一切,竟也在不知不觉中,刻到我的骨子里了,越理解我父亲所做的一切,越是发自内心的敬重他!
我们一行人到达巴黎,老太太(常沙娜)笑得很开心,她说:爸爸,我回来了。她去中法大学也是这样说。
常沙娜出生在法国里昂,最后却在中国长大。2018年底,她为了纪念父亲常书鸿,特别返回巴黎举办展览。她说:太多的记忆了,小时候这里的点点滴滴一直涌上来,我觉得我的妈妈特别可怜,但是历史已经决定了,再也没法改变。站在里昂的SAÔNE湖边,潺潺河流载不走他的记忆,她回忆年幼时在这生活的种种,她说我的衣服都是我妈妈亲手做的,她走了以后,我就是没妈的孩子……。面对她娓娓诉说的一切,我们一行人也感到一股难以解释的情绪油然而生,举办父女展是让父女重逢的最好方法吧!
常书鸿、常沙娜在南京大学校园内
她说:“我十分清楚自己名字的来历,竟然也时常感觉“沙娜”二字隐喻着某种缘分,正是这缘分,促使我跟随爸爸走进了茫茫沙漠,走进了神奇的敦煌石窟……”。在里昂这座老城里的古罗马文明遗址里,看夕阳听风,听她说起遥远中国西北方敦煌石窟里的人、事、物;似乎不管是哪里的遗址,都住着老灵魂,透过风吹的树叶,述说着过去的辉煌,这思绪特别得奇妙!
陪先生回里昂
历史的传述者
民族的——世界的
这十多年来面对中国当代快速变化,但这究竟是谁的当代?21世纪是个世界化、全球化的社会,国家提出要复兴中国文化,但不安的世代,中国文化如何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延续和继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如何表达?
两位常先生亲身经历的故事给出许多启发!因为先生,展览慢慢影响更多年轻人加入团队跟着先生一起推广敦煌文化艺术。因为年轻,这也将是我们要书写创造的世代,我因而更加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深度价值与转型方式,每次策展都希望有所增长。我认为:艺术,应该立足当下,介入历史。
古代画师以想象的翅膀,把我们引入佛国世界,也是众生世界。这些画师没留下任何姓名,但播下想象的种子后,意念成为枝繁叶茂的植被。莫高窟艺术受后世各国追寻、探索跟喜爱,文人墨客在此脉络下汲取灵感,莫高窟的神话故事拥有的乌托邦式色彩、超现实主义的面貌,是代代艺术家们追寻的目标。常沙娜先生追随父亲常书鸿在莫高窟度过的青葱岁月,为她一生的事业打下无以撼动的基础。
常沙娜是敦煌图案研究专家与教育家,在识字率不高的古代,人们离不开图像的说明。常沙娜对洞窟艺术的解析,让世人从图案艺术的角度重新认识敦煌石窟。若说常书鸿通过艺术家的视角打开世人对敦煌艺术的敬崇,那么常沙娜则通过对图案装饰元素的解析,让人能更简单地认识敦煌石窟蕴含的智慧,每一个局部都令人惊艳。
燃灯菩萨(初窟220窟) 作者:常沙娜
她更大的成就应是作为中国美术史上不可被轻易忘记的一位“历史的传述者”。她见证了父辈那一代人,以自己的所学奉献国家,对国家民族的热情,她不仅传承这份热情,更希望继续传递给新一代年轻人。
观无量寿经变(盛唐172窟) 作者:常沙娜
1946年春天,为了宣传敦煌,在兰州举办了“常书鸿父女画展”,常沙娜当时年仅14岁。如今父女作品时隔七十余年再次聚现,有太多内在深沉的意义!对常沙娜来说,这个展览是她对父亲的纪念,是对父亲诉说坚守敦煌的一种承诺,是希望唤醒更多人认识敦煌的一种方式。这个展览有艺术家对艺术坚持的梦想,有女儿对父亲的敬重与骄傲!
面对敦煌艺术的推广工作,常沙娜说自己的态度是:“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 人生诘问,她予以简单的答案,督促自己,面对大众推广敦煌,比谁都勤奋!这也是回馈老父亲对她的培育之情
陪先生回去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