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an Ballesteros Simon

Ivan Ballesteros Simon

西班牙籍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

擅长领域

建筑、艺术、设计

服务领域

与建筑、设计、艺术相关领域;建筑及室内设计、艺术设计私人定制、公共艺术

服务客户

从业年限


意愿:

 

荣誉

2008 加那利群岛拉诺里亚区与圣克鲁兹现代艺术馆桥梁设计连通性竞争中一等奖
2006 进入台湾国际远东数位建筑奖 数字建筑奖决赛
2004 特内里费岛景观设计Monumento-Mirador比赛一等奖
2002 进入第四届国家建筑奖决赛、参加西班牙毕尔巴鄂PI项目模型展

理念

大到一个城市规划,小到一件首饰,无论规模大小、是官方的项目还是自我实验的挑战,每一个关于创造的领域都引起我的兴趣。不仅是完成后的结果,真正另我兴奋的是创造本身、这些思考和实验的过程,以及发现这些创作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关于Ivan Ballesteros Simon


Ivan Ballesteros Simon,是西班牙籍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他的建筑设计曾多次获奖,同时他作为艺术家在几十个国家被邀请参加当代艺术的展览,他的设计作品也涉猎到灯具、艺术装饰品、建筑材料、家具等诸多方面,并极具实验性。)但是这些简单的称谓并不足以对他进行概括,他的才华不仅仅体现于此。在和他的交谈中,经常会因为他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灵感,而坚信他是一位特别富有理性和热情的老师。


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在纷繁的素材中找出最能触动人心的一个灵感,他的设计既是委婉抒情的诗歌,又是宛转动人的故事,就像嵌入自然中的一颗珍珠,抒发自己对自然和生命的热情。


“设计师是在迷宫中寻找线索的英雄”

 

设计师在对灵感进行提取和选择时,我总会想到这样一段话:


“在所有的虚构小说中,每逢一个人面临几个不同的选择时,总是选择一种可能,排除其它。”--博尔赫斯《小径分叉的花园》

 

在博尔赫斯的笔下,总能让读者迷失在他构思的众多迷宫之中。而读者,包括作者自己,都在努力寻找一条能够引导他们走出迷宫的“阿里阿德涅之线”。


对于设计师来说,同样需要经历无数次的排除,在众多的构思可能中选择出自己满意的一种。Ivan 的 “阿里阿德涅之线”,或者说给予他灵感的缪斯女神,是他自己广泛涉猎的领域,以及在欧洲、美洲和中国的学习、工作经历,用他天生的敏锐洞察将灵感一 一捕捉,并创造出来。

3

Ivan 的世界地图

 

阿里阿德涅之线(Ariadne's Thread)

 

在 Ivan 的众多设计中,有一件可被穿戴的手镯设计,在外形以及空间处理上特别像一栋建筑。看似是被分成上下两层的空心设计,其实只有外部被分割出一条狭长连贯的缝隙,透过缝隙可以看到隐藏在手镯里面的线绳,设计师给这件设计取名为Ariadne。这件首饰设计的灵感来自希腊神话故事。


相传,阿里阿德涅 (Ariadne) 是希腊神话中克里特岛国王米诺斯的女儿,她的母亲帕西法厄生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这个怪物被幽禁在一座迷宫,并命令雅典人民每年进贡七对童男童女喂养这个怪物。雅典王子忒修斯发誓要进到迷宫为民除害,但是杀死怪物后,他自己也会被困在迷宫里。阿里阿德涅公主爱上了这位少年英雄,给他一团线球,帮助他在杀死怪物后,沿着线顺来路走出迷宫。


4

 

这件首饰的模型是采用3D打印方式制作而成,在 Ivan 的设计中,不只是单纯的展示创意,他会从功能角度把一些特殊的材料和形式运用到设计中。

 

5

 Ariadne 局部

 

这件名为 Ariadne 的首饰设计,可以追溯到 Ivan 刚刚大学毕业时做过的一件建筑设计“Mountain as Monument”(《山之丰碑》)


很明显的标志就是设计中间的这道“缝隙”,从远处看,这道缝隙像是一条发光的飘带,将本身不具有意义的山体进行分割,划出一条标记线,从而重新赋予这座山体以非凡的存在内涵。


放大的 Ariadne 之线 -- 圈出地标

 

6

 

“Mountain as Monument”(2014)


“Mountain as Monument”(《山之丰碑》)这个项目是2004年,Ivan大学毕业后参加西班牙当地政府主办的设计方案竞标,并获得第一名。“Mountain as Monument” 是 Ivan 第一次独立设计,在他手中,就像有一支无形的画笔,将我们视而不见的平常存在,勾勒和描绘成一件振奋人心的艺术品。

 

7

8 

Mountain as Monument  (2004年)

 

9

 

Mountain as Monument 既是一件出色的景观设计作品

又是一件具有实用性的建筑设计

 

西班牙 Arona 地区在欧洲是非常受欢迎的度假旅游地。2004年,西班牙 Arona 地区政府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决定在距离海滨浴场很近的 Chayofita 小山上修建一座地标性建筑或巨型雕塑。地区政府最初倾向于在山顶修建一座地标性的游客中心建筑,他们脑海中的画面就是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救世基督像。


而 Ivan 认为 Chayofita 这座山本身就是最好的地标,是这个地区的灵魂,只不过日常可见的美反而被人们忽略了。最好的办法是用某种形式唤醒人们对这座山的重新注目和认知。而这座游客中心应该弱化其作为人造建筑物的存在感,尽可能通过一切设计语言让它消隐在山体的自然环境中。

 

同时这座山在白天与夜晚拥有不同的景色,Ivan 设计的方案通过一个隐藏于山体中的环状结构,构造了一个可以360度观望整个 Arona 地区美丽景色的游客信息中心和综合公共空间。在白天,这个建筑安静隐蔽,而夜晚,那灯光形成的环形把山体醒目的标志出来,提醒人们这座山、这个岛本身的存在,这种存在就是灵魂,形式就是意义。


在这个环状结构上,分布着游客中心、艺术展览空间,以及餐厅、咖啡厅,自行车爱好者坡道等功能模块。在向评委会真诚地阐述了设计理念后,成功的说服了对方,把这座山本身当做这里的地标,并成功赢得了方案竞标的第一名。这个设计的理念,可以说与“Ariadne之线”是紧密联系的,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概念上,我们都可以看出其文学性隐喻形成的灵魂(如手镯中的金线或夜晚回廊的灯光),藏匿在简洁低调的外表的缝隙之中。

 

10

 

Mountain as Monument 中的咖啡厅

 

11 

Mountain as Monument 中的自行车坡道

 

12 

Mountain as Monument 中的餐厅

 

13 

Mountain as Monument 中的艺术空间

 

“缝隙”代表的是“分离”或“连接”的某种状态。Ivan 将“缝隙”运用最为浪漫的一次是他设计的 “Lovers’ Bridge”。


跨越爱的距离 -- 爱之桥

 

14 

“Lovers’ Bridge” 2nd won competition (2008年)

 

“Lovers’ Bridge” 这件作品是给西班牙 Tenerife 政府改造项目所做的设计。Tenerife ,在中国国内知名度并不高,但却拥有数量不少的建筑杰作。比如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 TEA 中心以及 Plaza de España , 卡特拉瓦设计的 The Auditorio de Tenerife。

 

15 

“Lovers’ Bridge” 俯视图


Ivan 在项目场地考察时,看到一对情侣,想要去拉彼此的双手,却被这条干涸的河床, 三十五米的距离相隔两岸,最终隔岸告别。这个突然来临的画面给了 Ivan 设计灵感。“想要拉住的双手”,这就是最初的设计理念。而当对设计理念做进一步延伸时,还始终以那对情侣作为出发点,试图用恋爱的过程与关系来诠释人们跨越河岸的过程


“Lovers’ Bridge” 的设计理念就是源于最原始的人类情感 - 爱情。当然,“爱情”只不过是一个隐喻,这个观念附有更深的象征意义,象征的河两岸的文化精神彼此吸引和探求的过程。


NOT TOUCHING - ALMOST TOUCHING - TOUCHING

 

Ivan 再次突破了竞赛的规则,把一座桥设计为了三座。第一座实际上是观景亲水平台,互不相接;第二座也是最核心的桥,从河的两岸相互生成,在满足行人通过桥梁到达另一岸的同时,而是留了一条约 5cm 的缝隙,并没有让两岸的桥体完全相接。这既不影响人们通过,又符合最初的设计理念,同时在结构上也留出了一定的桥体位移空间量。第三座则是完全相接的桥体。

 

16 

dry river 隔岸相望的是新城区和旧城区


“Lovers’ Bridge”  一桥三座的设计方案,巧妙地将新旧城区的空间关系和精神关系关系连接起来,河流两岸之间的远离、相望、连接,用不同的接触状态将一段历史体现出来。同时,这座桥梁的设计也充分地将排水泄洪的功能性考虑进去,Ivan对该地区一段历史时期的降水和洪水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该段水域进行重新设计,以满足最大的排洪需求。

 

17

 

凭借这个极具创意理念,而又具有实用功能性的方案,Ivan 的设计赢得竞赛的方案竞标第一名。不拘泥于地理环境和客观条件限制,更多地从设计师自己的角度出发,理解人与自然,人与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他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线索。

 

18

 

当地政府举办这个地区设计竞赛,想要让 Barranco de Santos(中文意为干枯的河流)区域获得更好的治理与景观感受,同时用全新的方式将两岸的市民连接起来。这个城市的布局很明显以河为界,分为“新城区(很多著名的现代建筑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区域和商业区域)”和“老城区(以历史古建筑为主的博物馆、教堂等等文物级别的旅游区)”。原来的桥梁只是非常简陋的功能性建筑,除了便捷于两岸往来交通以外没有更多的意义。而 Ivan 认为,所谓的“连接”,不应该仅限于物理空间上的,作为同一个城市不同部分的历史和文化,河两岸更应该在心理层面、文化层面、商业合作方面有着更深度的彼此依赖和需求。

 

一面墙的房子

 

2014年,Ivan 来到中国工作。因为他在世界各地工作的经历,以及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丰富经验,在工作之余会教给周围比他年轻的设计师一些东西。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思路清晰而富有逻辑性,他是一个特别好的设计老师,会带领团队把最设计中精彩的部分呈现出来!


就在平时的交流讨论中,他对小组成员提出了一个课题:有没有可能建造一座只有一面墙的房子? 我们知道,在大多数的建筑中,所有的功能区域都是被墙分割组合的,一个大的空间被很多面墙分成了“小方格”,来契合不同的功能,那么,如果突破这种常规,只用一面墙来组合空间,这可能吗?这又会带来什么?

 

19 

“1WH” One Wall House  (2014年)

20

21

 

这座房子在功能分区上的设计也是经过精心的规划,不仅像一般的房屋一样具备工作区、会客区、卧室、儿童室、起居室、餐厅,厨房等基本功能区,而且在折叠墙面的另外一侧是用落地玻璃窗围成的空间,在视觉上的开放设计,可以看到外面的花园景观--每一个空间都有其独特的、相对私密的花园,这真正是把自然带入了生活。


在这个设计里,也充分考虑到了时空上的便捷性:从最外层的车库,通过一道门可以进入过廊,也可以通过另外一道门进入客厅,客厅的两端与卧室和书房首尾连接,同时从客厅的一扇门可以快速的进入最里面一层的厨房,和餐厅。也就是说不仅各个区域之间有直接相通的捷径,而且从最外围到最核心的区域不会超过1分钟时间。

 

22

23

24

25 

“1WH” One Wall House 效果图


成熟的设计师,不只是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他要有将想象转换成现实的能力。这座只有一面墙的房子,环形线性的分区,在结构上看似是极其不科学、不实用的悖论,但是Ivan却使功能完美的契合了形式,并以形式强化了功能,他就是这样喜欢在打破常规和挑战悖论中寻找创造的乐趣,而且他有能力先“破”后“立”,提出可以落地的解决方案。


这座“一面墙的房子”,不仅是他给自己设计的精神建筑 ,也是他个性的真实写照:艺术家的激情与想象力 设计师的逻辑解决问题的理性=建筑--诗歌与科学的结合体。的确,他的思维方式一直在“艺术”、“设计”、“建筑”三者中跳跃,让这三条线互相交织碰撞。

 

26

 

艺术与科学的缪斯女神


2004-2006年,Ivan 在英国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读研究生,他读的专业是 “Design Research Laboratory ” (设计研究实验室),AA是全世界最具声望与影响力的建筑学院之一,在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在入学之前他做过很多不错的项目,但是,但是在这里他要面临新的挑战,他要忘记所有以前学过的东西,因为他已经建立起来所有的知识建构需要被打破重组,“艺术”不再是“艺术”,“设计”不再是“设计”,“建筑”也不再是“建筑”。所有曾经的答案重新化为问题,已有的概念如同分割空间的墙面一样被拆除,而填充新空间的是一种更加蓬勃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不以任何固定的渠道输出,而是可以以任何渠道输出并落地。


在这里所培养的不是技术型人才,而是创造的头脑和个性。而这里正是Ivan最适合的土壤,“艺术”“设计”“建筑”不再是特定的研究领域,而成为的创造新观念的思维工具。

 

27

28

29

30 

Ivan 设计的新型建筑材料

在英国AA读研究生的毕业设计 (2006)

 

比如,一种构成形式不再是一个答案,而是一个问题:“它可能是什么?它将会是什么?”


在这个新型材料的设计方案中,他使用由多个空心圆形构成的多边形构件作为基本单元,像细胞一样,对其进行重复组合、架构,甚至在空心圆形内部穿插金属材料,形成具有高强度的、可变形的建筑材料。因为圆形在力学结构上具体极强的承载能力,所以这个由多个空心圆形构成的多边形构件,既可以被组合起来用作建筑材料(比如可以弯曲的承重梁),又可以把单个构件进行放大,组合起来做成家具,这种形式用不同的材料也可以呈现出不同质感的装饰品。

 

31

 由圆形多边构件组合的家具


在AA学习的两年,以及后来在德国的将近一年时间,对 Ivan 来说是一个转变的时期。对于建筑设计,他有了新的认识,在这期间他更多的是在思考,尝试更多的可能:如何将科技和艺术结合起来?如何将创意和实用性在设计中做到完美的融合?

 

数字化以及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多地开始对设计师的设计产生影响。由设计师来设置材料、颜色、运动轨迹、时间、人体工程学等等一切影响设计的数据,由计算机进行计算和执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设计师和计算机互动的创作过程。

 

32

33

 电脑根据设计师指令进行的建模  3D打印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利用计算机程序,给计算机下达指令,让它自行绘制,设计师可以在过程中的任何时间停下来,挑选自己满意的效果。上面这件设计是 Ivan 将圆柱体模型通过参数设置成类似“布”的材质,在不同硬度参数下进行自由垂落的形体演变过程。他对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结构进行挑选、利用,进而演变成为具有当代风格的建筑模型。

 

34

35

关于“坐”的设计

 

这件设计原本是Ivan被邀请做的一个商场公共空间的装置设计。 但是Ivan却构建了一个“可以坐的艺术品”,再一次打破艺术和设计的边界。这个作品不仅解决了不同年龄、不同体型的人对“坐”的要求,而且从视觉上这种波浪般附有动感的形状也令人感到好奇和耳目一新。Ivan将这些不同的与“坐”相关参数范围提供给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根据这些参数指令进行建模、变形,在这个变形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在任意时间停止,在任何停止的瞬间都可以充分满足“坐”的功能性,而设计师根据他的审美观念挑选出自己满意的形式,最终形成其设计的外观。这件作品很难归类于某种形式,它是设计和艺术两种思维模式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变奏曲。


建筑的理念和方法转移到艺术设计中

 

36

 “Smart Splash” commissioned project for Shell Oil China  (2014年)

壳牌石油委托项目,与艺术家朱丽越合作

 

这件作品是 Ivan 来到中国后,与他的爱人玻璃艺术家朱丽越女士,共同合作完成的一件装置艺术作品。这件作品是受到皇家壳牌石油中国公司的委托,设计的一件与石油有关的作品。


这件作品的设计理念源于液体在运动状态下产生的不同形态:小的液体滴,溅出的球状液体珠,和流动的液态形状。这三种状态在电脑中做效果图时就将每一部分的具体尺寸计算出来,运用非常贴近高品质机械油效果的琥珀色玻璃,用不同的玻璃成形工艺做成不同形态,来表现液体被瞬间泼出的运动感。


这件作品用悬挂技术,上下共采用2000多个孔位,一千多根钢丝,这种紧绷的悬挂方式使各部分元素保持一定角度,从而形成悬浮和运动的感觉。这件装置作品以现代的艺术手法体现了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在21世纪里保持高品质,引领同类产品先锋的完美状态。

 

37

38

 

设计师的工作,就是在自己灵感的迷宫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好的设计师永远不会迷失自我,因为在他们的手中紧握着一根 Ariadne 之线,而对Ivan来说,他的“Ariadne 之线”由艺术、建筑、设计三条线索共同编织而成,这是一支设计的三重奏。



【设计理念】


大到一个城市规划,小到一件首饰,无论规模大小、是官方的项目还是自我实验的挑战,每一个关于创造的领域都引起我的兴趣。不仅是完成后的结果,真正另我兴奋的是创造本身、这些思考和实验的过程,以及发现这些创作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本站作品著作权归会员所有

本站由紫平方提供云客服服务 | ©2006-2016 Jia86.cc 京ICP备16015984号-1